资源简介
《DLT 5117-202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针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测试和试验方法进行规范。该规程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21年实施以来,为水电工程、港口建设、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能够在水下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结构强度,避免因水流冲刷导致水泥浆体流失。这种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水下基础浇筑、防洪堤坝、桥梁墩台、水下隧道等工程中。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比普通混凝土更为严格,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评估。
《DLT 5117-2021》规定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项试验方法,包括坍落度试验、扩散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抗渗性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率试验等。这些试验项目涵盖了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指标,能够全面评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坍落度试验中,规程要求采用标准坍落度筒进行测试,并记录混凝土的坍落度值,以判断其流动性是否满足水下施工的要求。扩散度试验则用于评估混凝土在水中的扩散能力,确保其在水下能够均匀分布并形成密实结构。抗压强度试验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规程中明确了试件的制作方法、养护条件以及试验步骤。
此外,《DLT 5117-2021》还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了详细规定。抗渗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水下环境中,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渗能力,以防止水分渗透导致结构损坏。规程中规定了抗渗试验的方法和判定标准,确保混凝土在长期水下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凝结时间试验也是规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于测定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泌水率试验则用于评估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是否产生过多的自由水,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这些试验方法的统一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水平。
《DLT 5117-2021》的制定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方面的标准空白,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规范试验方法,提高了水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DLT 5117-202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是一部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技术标准,适用于各类水下混凝土工程的试验与检测工作。它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在水下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提升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