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5106-1999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用于指导跨越电力线路进行架线施工的技术规范。该规程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中跨越已建或新建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旨在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并减少对现有电力设施的影响。
本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自1999年实施以来,已成为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依据。其内容涵盖了跨越电力线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的选择、安全措施的制定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等多个方面。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拟跨越的电力线路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包括线路的电压等级、导线型号、杆塔结构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同时,还需与电力运行单位进行沟通,获取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运行信息,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在施工过程中,规程强调了对跨越段的特殊处理。例如,在跨越带电线路时,必须采用停电作业或带电作业的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高压线路,还应特别注意电磁感应和静电影响,防止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规程还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跨越方式,如直接跨越、间接跨越和利用已有杆塔跨越等,并对每种方式的适用条件、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此外,规程还对施工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在施工安全方面,《DLT 5106-1999》强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以降低施工风险。
规程还对施工后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对跨越段的导线弧垂、绝缘距离以及连接部位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设计和运行标准。同时,还应向电力运行单位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作为后续运行和维护的参考依据。
总体而言,《DLT 5106-1999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为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施工需求和技术进步。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