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宁-吉县区块山西组山23亚段致密砂岩气储层甜点区评价》是一篇关于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论文。该论文聚焦于大宁-吉县区块山西组山23亚段的致密砂岩气储层,通过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分析手段,对储层的“甜点区”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该区域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基本地质背景。大宁-吉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其构造演化历史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西组是该区域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其中山23亚段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该区储层普遍为致密砂岩,孔隙度低、渗透性差,常规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利用,因此需要寻找“甜点区”以提高开发效率。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和沉积相分析,确定了山23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分布特征。其次,结合岩心分析、测井数据和实验测试,评估了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等。此外,还利用了岩石力学参数和裂缝发育程度分析,进一步识别出储层中的高渗区域。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后续甜点区的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重点在于对甜点区的界定与评价。甜点区通常指储层中具有较高产能、适合高效开发的区域,其核心特征包括良好的储集性能、较高的含气饱和度以及有利的裂缝发育条件。通过对上述各项参数的综合分析,研究团队划分出了多个潜在的甜点区,并对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甜点区主要分布在沉积相带的过渡地带和断裂构造附近,这些区域往往具备较好的储层质量和开发潜力。
在评价过程中,论文还引入了定量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甜点区进行量化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将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各区域的开发价值。通过模型计算,研究团队得出了不同区域的甜点指数,并据此绘制了甜点区分布图,为后续的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还讨论了甜点区评价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大宁-吉县区块山23亚段的深入研究,不仅提高了对该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认识,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甜点区的识别和评价能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勘探风险,对于推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文还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融合,特别是在地震反演、三维地质建模和动态模拟等方面,以提高甜点区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建议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结合工程技术和经济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综上所述,《大宁-吉县区块山西组山23亚段致密砂岩气储层甜点区评价》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此类研究将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