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模式》是一篇关于中国北方地区煤层气资源研究的重要论文。该论文聚焦于二连盆地内的吉尔嘎朗图凹陷区域,探讨了低煤阶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和成因机制。通过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方法,作者对这一地区的煤层气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连盆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吉尔嘎朗图凹陷是该盆地内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煤层气资源潜力。由于该地区煤层普遍属于低煤阶,其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高煤阶煤层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低煤阶煤层气的富集规律对于提高煤层气勘探效率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吉尔嘎朗图凹陷的地质背景。该凹陷处于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的交汇区域,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沉积和构造格局。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作者认为该地区的煤层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中,煤岩类型以暗煤和条带状煤为主,煤质较好,具备较好的生气潜力。
在煤层气富集模式的研究中,论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富集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煤岩的有机质含量、煤级、构造演化、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储层物性等。作者指出,吉尔嘎朗图凹陷的煤层气富集主要受控于煤岩的成熟度和构造活动的强度。较低的煤级使得煤层气生成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气,而构造活动则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储层和运移通道。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煤层气的保存条件。研究发现,该地区的煤层气富集区通常位于构造相对稳定的部位,如断块边缘或局部隆起区。这些区域的封闭性较强,有利于煤层气的聚集和保存。同时,地下水的流动情况也对煤层气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地下水活动较弱的区域更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
为了验证上述富集模式,论文结合了钻井数据、测井资料和地震勘探结果,对吉尔嘎朗图凹陷的煤层气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多个井点的数据对比,作者建立了煤层气富集区的识别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建议。例如,在构造断裂带附近和煤层厚度较大的区域进行重点勘探,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的发现率。
论文最后总结了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模式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该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加强煤层气成藏机理的深入研究、优化勘探技术手段以及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开发方式。
综上所述,《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模式》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煤层气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也为今后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开展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