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是一篇关于地热资源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地区地热田的形成原因以及地热流体的化学特性。该论文为地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草盘地地热田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构造控制型地热田。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因此对其成因和流体化学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流动系统以及地热流体成分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热田的形成机制。
在成因分析部分,论文指出草盘地地热田的形成主要受到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大别山造山带的强烈构造运动导致了地下深部裂隙系统的发育,这些裂隙成为地热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该地区存在多条断裂带,这些断裂带不仅控制了地热流体的上升路径,还影响了地热资源的分布格局。此外,地热田的形成还与岩浆热源有关,尽管该地区并未发现明显的岩浆侵入体,但地壳深部的热传导作用可能对地热资源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地热流体化学特征方面,论文通过采集不同深度的地热井水样,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草盘地地热流体以中低温为主,温度范围在40℃至60℃之间。流体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包括HCO3-、Cl-、Na+、K+和Ca2+等,其中HCO3-的含量较高,表明该地区的地热流体具有较强的碳酸盐溶解能力。此外,流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SiO2,这表明地热流体与围岩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论文还分析了地热流体的pH值和电导率等物理化学参数。结果表明,草盘地地热流体呈弱碱性,pH值在7.5至8.2之间,电导率较高,说明流体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离子。这些特征表明,地热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反应。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草盘地地热田的开发利用潜力。根据研究结果,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尤其是在温泉旅游、农业灌溉和地热供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论文也指出,在进行地热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和环境影响,避免因过度开采而导致水质恶化或生态环境破坏。
总体而言,《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是一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它不仅深入分析了草盘地地热田的形成机制,还详细描述了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为今后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勘探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该研究也为类似地区的地热资源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