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是一篇关于青藏铁路延伸段——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中地质选线问题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该线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选线策略和工程措施,为高原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拉萨至林芝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是连接拉萨与林芝的重要交通干线。该线路穿越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复杂地形区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包括高山峡谷、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因此,如何在保证铁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线路走向,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论文首先对拉萨至林芝铁路沿线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指出该区域属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质活动频繁,存在多条大型断裂带,如喜马拉雅前缘断裂带、冈底斯山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的存在对铁路线路的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选线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影响。
其次,论文探讨了不同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优选线方案。研究采用地质勘察、遥感影像分析、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了不同线路方案的地质风险。最终选定的线路方案避开了主要断裂带和高风险地质区,同时兼顾了经济性和施工难度。
在选线过程中,论文特别强调了对不良地质现象的识别和处理。例如,针对沿线存在的滑坡和泥石流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如修建挡土墙、排水系统、护坡工程等。此外,对于冻土区的处理,论文也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铁路路基的稳定性。
论文还对沿线的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地震对铁路工程的影响。由于该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烈度较高,因此在选线时必须考虑地震安全性。研究提出,在线路设计中应避开地震活跃区,并采取抗震设计措施,提高铁路结构的抗震能力。
此外,论文还关注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拉萨至林芝铁路沿线生态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因此在选线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研究提出,在线路规划中应优先选择生态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并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以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论文还总结了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高原铁路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全面分析和科学选线,不仅提高了铁路建设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
总体而言,《拉萨至林芝铁路地质选线》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学术论文。它不仅为拉萨至林芝铁路的顺利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高原铁路的地质选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此类研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