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祁连天峻一带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是一篇关于中国西部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论文。该文通过对南祁连山天峻地区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以及在区域构造演化中的意义。文章采用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为理解该地区的地质历史提供了关键数据。
南祁连造山带位于中国西北部,是古亚洲洋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花岗闪长岩作为其中的重要岩石类型,对于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和岩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研究的花岗闪长岩位于天峻地区,属于早志留世时期形成的侵入体。
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作者获得了花岗闪长岩的精确年龄数据。结果显示,该岩石的形成时间为约430百万年前,属于早志留世。这一年龄结果为南祁连地区的地质年代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有助于厘清该地区岩浆活动的时间序列。
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该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的钙碱性特征,显示出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演化过程。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且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此外,岩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也反映了其与下地壳物质的相互作用。
从构造意义来看,该花岗闪长岩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早志留世期间,南祁连地区处于板块边缘,受古亚洲洋俯冲的影响,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该花岗闪长岩的出现表明,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可能是由于俯冲带的熔融作用导致地壳增厚和岩浆上侵的结果。
此外,研究还指出,该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周边其他同期岩浆岩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反映了不同源区或不同的岩浆演化路径。这些差异对于理解南祁连地区的岩浆多样性及其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南祁连天峻一带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一文通过精确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机制和构造背景。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南祁连造山带的地质资料,也为进一步探讨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