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林西半拉山剖面林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油气地质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半拉山剖面中林西组地层中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该研究对于理解区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续的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西组是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沉积地层的一部分,其形成于二叠纪至三叠纪时期,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组成。在这一地质背景下,林西组中发育有多种类型的烃源岩,包括有机质丰富的泥岩和页岩。这些烃源岩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通过对林西半拉山剖面的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系统研究了林西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含量、成熟度以及岩石的矿物组成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林西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属于典型的Ⅱ型或Ⅲ型有机质,具有较高的生油潜力。此外,有机质的丰度普遍较高,其中TOC(总有机碳)含量在1.0%至5.0%之间,表明该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
在有机质成熟度方面,研究采用了镜质体反射率(VRo)和热解参数(如S1、S2、Tmax)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林西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处于未成熟至高成熟阶段,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生油窗的下限,表明该地区的油气生成可能已经开始,并且随着埋深增加,生油潜力将进一步增强。
论文还对林西组烃源岩的矿物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其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和粘土矿物构成。这些矿物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岩石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也对有机质的保存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富含粘土矿物的岩石通常能够更好地保存有机质,从而提高其生烃能力。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林西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层位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林西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特征和成熟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变化,这可能与区域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的变化以及后期热事件的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油气分布格局。
论文最后指出,林西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潜力,尤其是在半拉山剖面的某些特定层位,可能存在较好的油气储集条件。因此,该地区有望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域。同时,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林西半拉山剖面林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这篇论文通过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全面揭示了林西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含量、成熟度及矿物组成等特征,为理解和评价该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