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數位說故事教學策略對小學學童語文學習動機與歷程之探究》是一篇探討數位說故事教學方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旨在分析數位說故事教學如何影響小學學童的語文學習動機與學習歷程,並進一步評估其在實際教學場景中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論文首先回顧了相關的教育理論與研究背景,指出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參與與創造性的學習機會。而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數位工具被引入教育領域,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與提高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其中,數位說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作為一種結合文字、影像、音效與互動元素的教學策略,受到廣泛關注。
數位說故事教學是指利用數位技術來創作和分享故事,讓學生透過編寫腳本、設計畫面、錄製聲音等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與創意轉化為一個完整的敘事作品。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資訊處理能力。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選擇了台灣某所國小的三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實驗組採用數位說故事教學策略,而控制組則沿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研究者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記錄與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收集學生在語文學習動機與學習歷程方面的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數位說故事教學對小學學童的語文學習動機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學生在參與數位說故事活動時,表現出更高的學習投入度與興趣。他們對於語文學習的態度更加積極,願意主動參與課堂討論與創作活動。此外,數位說故事的互動性與視覺化特質也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提升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
在學習歷程方面,研究發現數位說故事教學有助於學生建立更完整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需要經歷規劃、撰寫、修改、編輯與呈現等階段,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同時,數位說故事的跨學科特性也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之外,接觸到電腦操作、藝術設計與團隊合作等多元技能。
然而,研究也指出數位說故事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部分學生在使用數位工具時遇到困難,需要老師提供更多的指導與協助。此外,教師在設計與執行數位說故事教學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與課程整合能力,這對教師專業成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體而言,《數位說故事教學策略對小學學童語文學習動機與歷程之探究》這篇論文提供了寶貴的實證資料,證明數位說故事教學在語文教育中具有潛在價值。它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促進其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年齡層或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在數位說故事教學中的表現,並探索如何有效整合數位工具與傳統語文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