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中含电气石岩石的构造特征、矿物化学成分及地质意义》是一篇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和岩石学特征的重要论文。该研究聚焦于云南省滇东南地区的老君山变质核杂岩带,重点分析了其中含电气石的岩石类型及其相关的构造特征和矿物化学成分。通过对这些岩石的研究,作者试图揭示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其在区域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老君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境内,是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交汇的重要地带之一。这一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包括多期次的造山作用和变质作用。变质核杂岩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单元,通常由深部的变质岩层经过强烈变形和剥蚀作用暴露于地表。这种构造往往与大陆碰撞、俯冲带活动等深部动力过程密切相关。
在老君山地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含有电气石的岩石,这些岩石主要分布在变质核杂岩带中。电气石是一种富含硼的硅酸盐矿物,其形成通常与富硼流体的参与有关。因此,含电气石的岩石可以作为研究区域流体活动和变质作用的重要线索。论文详细描述了这些岩石的构造特征,包括它们的产状、变形样式以及与其他岩石的关系。
在矿物化学成分方面,论文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电气石及其他相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电气石具有较高的硼含量,并且含有一定量的铁、镁等元素,这可能反映了其形成时的热液环境和流体来源。此外,研究还发现这些岩石中含有多种副矿物,如磷灰石、黑云母等,这些矿物的组合进一步支持了区域变质作用和流体活动的存在。
从地质意义来看,含电气石岩石的研究对于理解老君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变质作用过程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电气石的出现可能指示了区域内的流体活动,这些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的地壳或地幔物质,参与了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其次,这些岩石的构造特征为研究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厘清区域内的构造演化序列。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老君山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背景。研究表明,该区域的变质核杂岩可能是在古亚洲洋闭合后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和剪切作用。电气石岩石的分布与这些构造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其形成时间可能与区域内的构造事件同步。这种时空关系的建立对于重建区域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滇东南老君山变质核杂岩中含电气石岩石的构造特征、矿物化学成分及地质意义》这篇论文通过对含电气石岩石的系统研究,不仅丰富了变质核杂岩的相关理论,也为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区域内的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