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蒜苔保鲜贮藏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蒜苔的保鲜贮藏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servation and Storage of Garlic Sca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蒜苔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基础。为了确保蒜苔的质量和延长其保鲜期,国家制定了《SBT 10887-2012 蒜苔保鲜贮藏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标准为蒜苔的采后处理、运输和贮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蒜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蒜苔作为一种易腐食品,其保鲜难度较高。在采收后,蒜苔会迅速进入呼吸旺盛阶段,导致水分流失和营养消耗,从而影响品质。因此,《规范》强调了蒜苔保鲜的关键性,指出通过科学的贮藏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损耗,延长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
《规范》从多个方面对蒜苔的保鲜贮藏进行了系统化规定,主要包括采收、预冷、包装、贮藏等环节。
采收时间直接影响蒜苔的品质。《规范》建议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收,避免高温时段操作。此外,蒜苔应按照长度、色泽、新鲜度等指标进行严格分级,以确保后续加工的一致性。
预冷是蒜苔保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规范》要求在采收后尽快将蒜苔冷却至4℃左右,以减缓其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
贮藏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蒜苔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规范》明确规定,蒜苔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至4℃,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
近年来,某大型农业企业成功实施了《规范》中的技术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企业在蒜苔采收后,采用快速预冷技术和真空包装技术,将蒜苔的保鲜期从传统的7天延长至20天以上。同时,通过智能化温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全年稳定供应高品质蒜苔的目标。
据数据显示,该企业的蒜苔损耗率从原来的25%降至5%,年销售额增长超过30%。这一成果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其他农业从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蒜苔保鲜技术还将不断革新。未来,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智能化设备,如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温湿度管理。此外,开发新型环保型包装材料也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总之,《SBT 10887-2012 蒜苔保鲜贮藏技术规范》为蒜苔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高蒜苔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