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藏调制食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制品等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料,经调味、混料、成型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冷藏调制食品。
Title:Cold-Chain Seasoned Food -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648-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冷藏调制食品的标准。这一标准为冷藏调制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冷藏调制食品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在低温环境下保存并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的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包括即食食品、熟食制品以及需要冷藏保存的半成品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冷藏调制食品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然而,为了确保这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SBT 10648-2012 标准的出台,不仅规范了行业生产流程,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食品选择。
SBT 10648-2012 标准中,对冷藏调制食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要求涵盖了食品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包装材料、储存条件等多个方面。
食品安全是冷藏调制食品行业的核心问题。SBT 10648-2012 标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例如,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成品检验等环节。
近年来,由于冷藏调制食品的普及,相关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在 2019 年因冷链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导致部分冷藏食品变质,引发消费者投诉。这一事件凸显了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因此,标准特别强调了冷链运输的温度控制,要求运输车辆配备温度监测设备,并定期记录温度变化。
目前,冷藏调制食品在中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22 年中国冷藏调制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五年将以年均 15% 的速度增长。这一市场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冷藏调制食品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等。为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以某国内知名的冷冻食品企业为例,该公司自 2015 年起开始实施 SBT 10648-2012 标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公司在原料采购环节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机制,确保每一批原料都经过多重检测。同时,公司投资建设了先进的冷链仓储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到配送全程的温度监控。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该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方面获得了双重提升。数据显示,自实施标准以来,该企业的退货率下降了 30%,客户投诉数量减少了 50%。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 SBT 10648-2012 标准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SBT 10648-2012 冷藏调制食品标准的出台,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明确的技术规范和严格的质量要求,该标准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冷藏调制食品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