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SBT 10464-2008 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验方法

    SBT 10464-2008 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验方法
    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验方法微生物
    26 浏览2025-06-07 更新pdf0.0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样的采集、处理、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的检验与诊断。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Actinobacillosis Pathogens in Livesto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 封面预览

    SBT 10464-2008 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验方法
  • 拓展解读

    SBT 10464-2008 家畜放线菌病病原体检验方法

    家畜放线菌病是一种由放线菌属(Actinomyces)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牛、羊等家畜。该疾病主要影响口腔和颌骨,导致脓肿和组织坏死。为了有效诊断和控制该病,中国国家标准 SBT 10464-2008 提供了详细的病原体检验方法。本文将从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分析。

    检测原理

    SBT 10464-2008 标准基于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放线菌具有分枝状菌丝结构,并能形成硫磺颗粒样物质,这些特性为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标志。此外,通过培养技术分离病原菌,并结合生化反应进一步确认其种类。

    操作步骤

    • 样本采集:从疑似患病动物的病变部位采集组织样本或分泌物,确保样本新鲜并避免污染。
    • 直接涂片检查:将采集到的样本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典型特征是分枝状菌丝和硫磺颗粒。
    • 培养分离:将样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如血琼脂平板),并在适宜温度(37°C)下培养 5-7 天。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变化。
    • 生化鉴定:利用生化试验(如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等)进一步确认病原菌的种类。

    注意事项

    在执行 SBT 10464-2008 标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样本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外界污染。
    • 显微镜检查时需结合多张涂片,避免漏检。
    • 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湿度与温度的控制,确保病原菌正常生长。
    • 生化鉴定时需参照权威数据库,确保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SBT 10464-2008 标准为家畜放线菌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通过严格的样本处理、显微镜观察和培养鉴定,可以有效识别病原菌,从而为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SBT 10468.2-2008 轮胎经销企业经营规范.理赔要求

    SBT 10528-2009 纳豆

    SBT 10845-2012 菱镁装饰工艺品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876-2012 淡水小龙虾购销规范

    SBT 10956-2012 学生服商品验收规范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