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修整、煮制、撇油、炒松、调味等工艺加工制成的肉松。
Title:SBT 10281-1997 Meat Flos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281-1997 是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专门针对肉松这一传统食品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规范和质量要求。这项标准不仅为肉松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还对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成分以及感官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肉松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传统食品,其制作工艺复杂且历史悠久,而 SBT 10281-1997 的出台正是为了确保这一传统美食能够以更加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该标准的核心在于对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例如,原材料必须选用新鲜、无病害的畜禽肉,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添加剂。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肉松的色泽、气味和口感等感官指标,确保其符合消费者的期望。
肉松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操作流程,涉及原料处理、熟化、撕松等多个环节。根据 SBT 10281-1997 的要求,原材料在进入生产线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这些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生产的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肉松生产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部分手工操作,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肉松作为直接入口的食品,其安全性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根据 SBT 10281-1997 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相关标准。以下是肉松生产中的几个关键检测项目:
近年来,一些知名肉松品牌因质量问题被曝光,这表明企业在执行 SBT 10281-1997 标准时仍需加强管理力度。例如,某大型食品公司曾因肉松中检出过量防腐剂而遭到消费者投诉,最终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肉松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据统计,2022年中国肉松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元人民币,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一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然而,肉松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SBT 10281-1997 肉松标准的实施,为中国肉松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工艺控制,再到最终的产品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标准制定者的严谨态度。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肉松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肉松产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