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的环境条件要求,包括大气、水质和土壤的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的选择与管理。
Title:Non-environmental Food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Rice Produc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 5116-2002 是中国国家农业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水稻产地的环境要求。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NY 5116-2002 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无公害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确保水稻种植过程中不受到污染,从而保障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
无公害水稻产地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质量和周边环境质量。这些条件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根据 NY 5116-2002,空气质量需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的一级或二级标准。这意味着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必须低于规定的限值,以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灌溉水的质量需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的要求。具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重金属含量等,必须在安全范围内。
土壤质量需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中的一级或二级标准。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和有机污染物含量不得超过限定值。
周边环境质量主要指产地周围是否有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或其他可能对水稻生产造成危害的因素。标准要求产地应远离这些污染源至少一定距离。
如果发现产地不符合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例如,改善灌溉水源、减少土壤污染或调整种植区域,直到达到标准要求为止。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无公害水稻的产地。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山区,只要种植水稻,都需遵守此标准。
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是必要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遵循该标准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符合标准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