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检测方法食品安全
    18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增菌、分离、鉴定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Title: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s - Test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 封面预览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 拓展解读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0-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重要文件之一,专门用于指导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能够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与步骤

    根据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通常包括样品采集、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几个关键步骤。

    • 样品采集: 确保采样过程无污染,样品需代表性的覆盖整个生产批次。
    • 前增菌: 将样品放入适当的缓冲液中进行初步处理,以提高后续检测的灵敏度。
    • 选择性增菌: 使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如BP平板)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
    • 分离培养: 将增菌后的样品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进一步确认。
    • 鉴定: 最后通过生化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对疑似菌株进行最终鉴定。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例如,在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一次检查中,通过GB/T 4789.10-2003标准检测发现部分熟食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这一结果直接导致相关产品被召回,避免了更大范围的食品安全事故。

    此外,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冷冻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问题也逐渐显现。研究表明,即使在低温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可能存活并繁殖,因此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检测尤为重要。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GB/T 4789.10-2003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流程,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检测时间较长、设备要求较高等。未来,随着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如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将有望缩短检测周期,提升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GB/T 4789.10-2003作为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重要指南,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和流程,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4789.1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GBT 4789.1-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T 4789.1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GBT 4789.1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T 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