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线角木虱(Psylla pachyrhizi Yang et Li)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样品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线角木虱的检疫检验与实验室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sylla pachyrhizi in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线角木虱(Bactericera angularis)是一种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害虫。为了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危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6842-2018 马铃薯线角木虱检疫鉴定方法》。这一标准为农业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与鉴定方法,以确保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GBT 36842-2018 标准详细规定了马铃薯线角木虱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检疫鉴定流程。通过显微镜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该害虫。标准还明确了样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具体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马铃薯线角木虱不仅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还会传播多种病毒病,如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这种双重危害使得其防治成为全球农业领域的重点课题。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曾爆发过马铃薯线角木虱疫情。例如,2019年新疆某县的马铃薯种植区因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该害虫,导致大面积减产,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因此,严格执行 GBT 36842-2018 标准对于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广该标准,各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基层技术人员掌握正确的检疫鉴定方法。同时,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到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中,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GBT 36842-2018 标准不仅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工具。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相信该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