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黄茶产品。
Title:Tea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yellow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醇厚的口感闻名于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为了规范黄茶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21726-2008 黄茶》,为黄茶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黄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其中“闷黄”是其核心工序。这一过程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轻微氧化,形成特有的黄色汤色和甘醇的滋味。根据GB/T 21726-2008标准,黄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初烘、闷黄和复烘等步骤。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成品茶的质量。
根据GB/T 21726-2008标准,黄茶主要分为三大类: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不同类型的黄茶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
这些茶类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国际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黄茶不仅是饮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例如,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黄茶还常用于茶艺表演,展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优雅与精致。
综上所述,《GBT 21726-2008 黄茶》标准的出台,不仅规范了黄茶的生产流程,也为黄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黄茶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