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GBT 21726-2008 黄茶

    GBT 21726-2008 黄茶
    黄茶茶叶加工品质分级
    23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6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黄茶产品。
    Title:Tea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yellow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 封面预览

    GBT 21726-2008 黄茶
  • 拓展解读

    GBT 21726-2008 黄茶概述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醇厚的口感闻名于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为了规范黄茶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21726-2008 黄茶》,为黄茶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黄茶的加工工艺

    黄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其中“闷黄”是其核心工序。这一过程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轻微氧化,形成特有的黄色汤色和甘醇的滋味。根据GB/T 21726-2008标准,黄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初烘、闷黄和复烘等步骤。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成品茶的质量。

    •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酶活性,防止茶叶过度发酵。
    • 揉捻:塑造茶叶外形并促进内含物的释放。
    • 闷黄:这是黄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关键步骤,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实现。
    • 复烘:进一步干燥茶叶,提升香气和耐泡度。

    黄茶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GB/T 21726-2008标准,黄茶主要分为三大类: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不同类型的黄茶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

    •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以其精致的外观和鲜爽的口感著称。
    • 黄小茶:如北港毛尖,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 黄大茶:如霍山黄大茶,叶片粗壮,适合长期存放。

    这些茶类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国际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黄茶的文化价值

    黄茶不仅是饮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例如,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黄茶还常用于茶艺表演,展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优雅与精致。

    综上所述,《GBT 21726-2008 黄茶》标准的出台,不仅规范了黄茶的生产流程,也为黄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黄茶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1725-2017 天然香辛料 分类

    GBT 21726-2018 黄茶

    GBT 21727-2008 固态速溶茶.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21729-2008 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21731-2008 橙汁及橙汁饮料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