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肌肉、肝脏、肾脏等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β-agonist residues in animal-derived food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1313-200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的重要标准。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对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强效的β-受体激动剂如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如果在食品中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这一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分离并检测复杂基质中的微量物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液相色谱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再利用质谱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量化食品中的β-受体激动剂残留。
以某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严格按照GBT 21313-2007标准进行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通过对近一年内采集的1000份猪肉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有3份样本中克伦特罗残留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有极少数样本存在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GBT 21313-2007标准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然而,这项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以及应对新型β-受体激动剂的出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便携式检测设备、优化检测流程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以更好地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