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ction method of nitrofuran metabolite residues in animal-derived foo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1311-2007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这项标准的核心在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痕量化学物质。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养殖业的抗菌剂,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监控。
硝基呋喃类药物如呋喃唑酮和呋喃它酮等,虽然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但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致癌、致畸等严重后果。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例如,欧盟自2006年起全面禁止了这些药物在食品生产中的使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些药物的残留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挑战。
HPLC-MS/MS 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能力。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通过液相色谱柱分离,再进入质谱仪进行离子化和碎片化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还能提供详细的化合物结构信息。
某国际食品检测机构曾利用 GBT 21311-2007 方法对一批出口鸡肉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样本中的硝基呋喃代谢物含量接近临界值。通过进一步溯源调查,发现这些超标现象与养殖场违规用药有关。这一案例表明,严格执行该标准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的监管部门也采用此方法对市场上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抽检,有效遏制了非法用药行为的发生。
GBT 21311-2007 标准为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这项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还需不断优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效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