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4种喹诺酮药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肌肉、肝脏、牛奶和蜂蜜等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沙拉沙星、噁喹酸、氧氟沙星、麻保沙星、二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双氟沙星和喹烯酮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14 quinolones residues in animal-derived food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GB/T 21312-2007 标准的发布为该领域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将从方法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这一检测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的核心在于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串联质谱(MS/MS)的优势。首先,样品中的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随后,进入质谱系统后,样品被离子化并形成带电分子或碎片离子,通过质量分析器筛选出目标化合物的特定质荷比(m/z),最终通过二级质谱进一步确认目标物质的身份和浓度。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
GB/T 21312-2007 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规范化。在实际操作中,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实验室以及相关企业,用于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例如,在肉类加工行业中,通过LC-MS/MS技术可以快速筛查猪肉、鸡肉等产品中的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常见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此外,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发展,各国对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要求日益严格。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不仅满足了国内标准的要求,还能够与国际检测标准接轨,为出口食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基于GB/T 21312-2007 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性能。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效性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标杆技术。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LC-MS/MS 方法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