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肉中保泰松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本文件适用于猪、牛、羊等畜禽肉中保泰松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Phenylbutazone in Poultry and Livestock Meat -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0754-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畜禽肉中保泰松残留量测定的标准方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利用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器联用技术对畜禽肉样品中保泰松残留进行定量分析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保泰松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治疗,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准确检测其含量至关重要。
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分离复杂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紫外检测器则是基于物质吸收紫外光的特性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经典工具。在本标准中,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器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畜禽肉等高脂肪、高蛋白的复杂样品。
保泰松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但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后果。因此,控制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GB/T 20754-2006标准,可以有效监控畜禽肉制品的质量安全,防止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
某大型肉类加工企业曾因保泰松残留超标受到监管部门警告。通过采用GB/T 20754-2006标准,企业对其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整改,并对所有产品进行了严格检测。结果显示,经过改进后的生产流程,保泰松残留量显著降低,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这一案例表明,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GB/T 20754-2006标准为畜禽肉中保泰松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法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精准测定残留量,还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