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黍的生产、收购、贮藏、加工和销售。
Title:Standard for Proso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355-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黍(Panicum miliaceum L.)的相关规定与标准。黍是一种古老的谷物,在农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将从黍的基本特性、种植技术、营养价值以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黍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作物,适合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它的种子小而圆,颜色多为黄色或白色。黍的生长周期较短,通常在90天左右即可成熟,因此非常适合轮作或间作。黍的茎秆坚韧,叶片细长,能够有效抵抗风害和病虫害。
黍的种植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 GBT 13355-2008 的要求,种植者应选择肥沃的土地,并合理控制播种密度。播种前需进行深耕翻土,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此外,黍的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包括适时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
黍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大米,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尤其富含赖氨酸,这是其他谷物所缺乏的。此外,黍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黍在现代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作为粮食作物外,黍还可以用于酿造酒类、制作饲料以及生产生物质能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黍制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例如,某食品公司在2022年推出了黍米饼干,因其低热量、高营养的特点,迅速占领了部分健康食品市场。
总之,黍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农作物,其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