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采矿业
  • 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

    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
    青海东昆仑和田玉矿床特征地质构造成矿条件
    12 浏览2025-07-19 更新pdf1.35MB 共2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西部重要玉石资源的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制以及分布规律。该论文对于了解和田玉的形成过程、资源评价以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青海东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著名的和田玉产地之一。该地区的和田玉矿床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麓的变质岩带中,属于接触交代型矿床。论文详细分析了这些矿床的地质构造背景、岩石类型、矿物组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和田玉主要产于大理岩与辉长岩或闪长岩的接触带,这种接触带为和田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化学条件。

    论文指出,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和田玉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带状分布特征。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或似层状产出,受构造裂隙和岩石接触面控制。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透闪石、阳起石等硅酸盐矿物,其中透闪石含量较高,是构成和田玉优良品质的重要因素。此外,矿石中还含有少量的绿泥石、方解石等次要矿物,这些矿物的存在对玉石的颜色和质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成因方面,论文认为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和田玉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区域变质作用之后,由富含钙镁的热液沿断裂带渗透到大理岩中,与原岩发生交代反应,最终形成和田玉矿体。研究还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活动或地壳深部的流体循环,这些流体携带了丰富的金属元素和挥发分,促进了和田玉的结晶和富集。

    论文还对矿区的矿化强度、矿体规模及品位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地区的和田玉矿床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体分布较为分散,开采难度较大。因此,论文建议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应结合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方法,提高找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和田玉的成矿环境与区域地质演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和田玉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学背景。同时,区域内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也对成矿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矿床特征的深入研究,论文不仅丰富了和田玉矿床的地质理论体系,也为今后的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并推动其在珠宝玉石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它从多个角度全面揭示了该地区和田玉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封面预览

    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的深度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应力场与各向异性

    青藏高原东部羌塘地块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变形滑移原因浅析

    黔中地区磷矿成矿背景与过程

    1906年新疆玛纳斯M7.7地震地表破裂带向东是如何终止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及问题讨论

    CSAMT在深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HM凹陷YZJ地区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性预测

    丁集矿区断层带水文条件判别研究

    不同倾角断层保护煤柱留设方法研究

    不同尺度遥感在乌蒙山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新发现及其成矿条件分析

    东天山西北部卡拉塔格隆起区月牙湾铜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东胜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低序级断层检测方法研究应用

    低山丘陵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研究

    储气库大尺寸钻井研究

    党家河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分析平移断层对棠浦矿区找煤的体会

    初论钦杭成矿带(东段)成矿体系及找矿新进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