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羌塘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与年代学结果及其构造意义》是一篇探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时期地质演化过程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通过古地磁学和年代学方法,对羌塘地块的岩石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揭示其在板块构造运动中的位置变化及演化历史。
羌塘地块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多期次的构造活动,羌塘地块的演化历史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重点。早白垩世(约1.45亿至1亿年前)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地质时期,这一时期的构造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古地磁测量和年代学分析。古地磁学是通过测定岩石中磁性矿物的剩磁方向,来确定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磁方位,从而推断其古纬度和构造位移。年代学分析则通过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比例,确定岩石的形成年龄。
研究团队选取了羌塘地块内的多个早白垩世岩层进行采样,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测量。通过对样品的热退磁和交变退磁处理,获得了稳定的古地磁方向数据。这些数据表明,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期间经历了显著的构造位移。
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羌塘地块早白垩世的岩层主要形成于120至100百万年前之间。结合古地磁数据,研究者发现羌塘地块在这一时期可能处于较低的纬度,并且与周围地块存在一定的相对运动。
研究还发现,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期间可能经历了多次构造事件,包括碰撞、挤压和拉张等过程。这些构造活动不仅影响了羌塘地块本身的地质演化,也对周边地区的构造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文进一步讨论了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背景。研究表明,羌塘地块可能是在冈瓦纳大陆解体后,随着印度板块向北漂移而逐渐进入亚洲大陆边缘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导致了羌塘地块与周围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
此外,研究还指出,羌塘地块的古地磁数据与其他区域的对比显示,其在早白垩世期间可能存在明显的纬度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地幔对流等因素造成的。
论文还探讨了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构造演化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古地磁和年代学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者认为羌塘地块的演化历史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整体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后续的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总之,《羌塘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与年代学结果及其构造意义》这篇论文通过系统的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揭示了羌塘地块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地质历史的认识,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