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酱类调味品的名词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酱类调味品的生产、流通、科研及教学等领域。
Title:Spice Terminology - Sau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BT 10299-1999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酱类调味品的名词术语。这一标准为酱类调味品的生产、销售以及质量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消费者能够获得符合规范的产品。标准中定义了酱类调味品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相关术语,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之一。
酱类调味品是指以发酵为主要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类调味品,其主要成分包括谷物(如大豆、小麦)和蛋白质(如豆类)。这类调味品具有浓郁的风味,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中。根据SBT 10299-1999的规定,酱类调味品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独特的发酵香气和复杂的口感层次。
根据SBT 10299-1999,酱类调味品可以按照原料、用途和生产工艺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不仅便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酱类调味品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和餐饮业。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以某知名酱油品牌为例,该企业在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0亿元人民币,其中酱类调味品占据了很大比例。这表明酱类调味品不仅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盈利的关键领域。
为了保证酱类调味品的质量,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循SBT 10299-1999中的各项规定。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例如,某大型酱类调味品生产企业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研发和质量检测设备,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酱类调味品也在向低盐、低糖的方向发展。同时,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SBT 10299-1999作为酱类调味品行业的基础性标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酱类调味品将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