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食品
  • 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

    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
    黄酒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食品安全
    14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3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预防控制技术措施,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优化、储存条件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酒生产企业的氨基甲酸乙酯风险控制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Guidelines for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Ethyl Carbamate in Huangjiu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 封面预览

    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
  • 拓展解读

    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

    黄酒是中国传统酿造酒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价值使其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然而,在黄酒生产与储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这一潜在有害物质的存在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并提升产品质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这一标准为黄酒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系统的预防与控制方案。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与来源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可能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饮品中。在黄酒生产中,EC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尿素类化合物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活动。此外,储存条件不当也可能加剧EC的积累。因此,如何有效减少EC含量成为黄酒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 危害性: EC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 来源分析: EC的产生与原料质量、发酵工艺及储存环境密切相关。

    GBT 34266-2017 的核心内容

    该标准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优化到成品检测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黄酒中EC的含量。

    • 原料筛选: 标准建议选用低氮含量的优质稻米作为主料,并严格控制辅料如麦曲的质量。
    • 发酵过程控制: 提倡采用先进的发酵技术和设备,通过精确调控温度、湿度等参数抑制EC生成。
    • 储存管理: 强调低温避光储存的重要性,避免因氧化反应导致EC浓度升高。

    实际应用案例

    某知名黄酒企业近年来积极贯彻GBT 34266-2017标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显著降低了产品中的EC含量。例如,该公司引入了智能化发酵控制系统,将发酵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5℃以内,同时优化了过滤工序,使得成品中EC平均含量下降了约40%。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还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GBT 34266-2017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措施指南》为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实施力度加大,相信黄酒的品质将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34265-2017 Sanger法测序技术指南

    GBT 34321-2017 食用甘薯淀粉

    GBT 34767-2017 水产品销售与配送良好操作规范

    GBT 34769-2017 肉类批发市场交易技术规范

    GBT 34770-2017 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规范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