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能源
  •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大地构造意义构造演化洋壳残片
    9 浏览2025-07-19 更新pdf1.34MB 共8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是一篇关于中国西部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论文。该文主要探讨了东昆中构造混杂带中发现的SSZ型蛇绿岩的特征及其在区域构造演化中的重要意义。蛇绿岩是研究古海洋构造和板块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而SSZ型蛇绿岩则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形成环境,通常与俯冲作用相关。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位于中国新疆地区,是一个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域,包含了多种岩石类型和构造变形特征。该区域的地质历史复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论文通过对该地区蛇绿岩的详细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其形成机制和构造背景。

    SSZ型蛇绿岩(Spreading Ridge-Related Suprasubduction Zone)是指在俯冲带上方形成的蛇绿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洋中脊型蛇绿岩有所不同。这种类型的蛇绿岩通常与岛弧或边缘海环境有关,反映了特定的构造背景。论文通过分析东昆中构造混杂带中的蛇绿岩样品,确认了其SSZ型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东昆中构造混杂带中的SSZ型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期间,这一时期正值塔里木板块与北山地块之间的碰撞和俯冲作用。蛇绿岩的存在表明该区域曾经存在过一个古老的海洋盆地,随后由于板块运动而被挤压并抬升,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混杂带。

    论文还讨论了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微量元素比值以及同位素组成等。这些数据为确定蛇绿岩的源区性质和形成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某些样品显示出与俯冲带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如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和亏损的放射性元素,这支持了SSZ型蛇绿岩的形成机制。

    此外,论文还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蛇绿岩与其他构造单元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东昆中构造混杂带在更大范围内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蛇绿岩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残留的构造碎片,对于重建古亚洲洋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东昆中构造混杂带的认识,也为理解中国西部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通过蛇绿岩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古板块边界和构造事件,从而为区域地质填图和资源勘探提供理论支持。

    总体而言,《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其研究成果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蛇绿岩形成机制的理解,也推动了对中国西部复杂构造演化的深入探讨。

  • 封面预览

    东昆中构造混杂带SSZ型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东方雨虹市值首次突破900亿元27个交易日市值再增100亿元!

    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构造演化与岩浆混合作用

    东特提斯大型水系反转历史沉积记录与构造指示

    东胜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段致密油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探讨

    从阿尔泰增生体系看中亚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

    初论陆内转换构造区盆山原激变带与地球化学岩相学

    北喜马拉雅然巴片麻岩穹窿构造演化及成因模式

    北秦岭中生代构造演化南召和马市坪盆地浅部沉积响应的制约

    变构型储层区域性调整方法--以B12-W区块为例

    大陆俯冲驱动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来自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启发

    对俯冲板块三维初始化过程的初步研究

    川东焦石坝地区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研究

    巴音戈壁盆地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约束

    拜城-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地壳缩短速率空间分布特征

    渤海海域前新生代构造演化跷跷板现象及其成因机制

    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来自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制约

    华南东部岩石圈-上地幔结构研究进展

    华南多旋回造山活动的动力学特征--纪念李四光诞辰130周年

    古地磁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