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8年6月5-7日龙岩市大暴雨过程总结分析》是一篇关于特定气象事件的研究论文,主要聚焦于2018年6月5日至7日期间发生在福建省龙岩市的一次强降雨过程。该论文通过对此次暴雨的天气背景、影响范围、降水强度以及成因等方面的详细分析,为今后类似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容易发生强降雨。因此,对龙岩市大暴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天气背景分析部分,论文详细描述了此次暴雨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研究发现,此次暴雨是由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的强烈对流系统所导致。具体来说,6月5日夜间至7日凌晨,受低层切变线和高空急流的影响,龙岩市上空出现了强烈的不稳定能量积累,加上地形抬升作用,使得水汽迅速凝结并形成强降水。
论文还通过多种气象资料,如地面观测数据、雷达回波图像、卫星云图等,对此次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暴雨持续时间较长,覆盖范围广,且降水强度大,部分地区24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级别。其中,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区等地的降雨量最为集中,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在分析过程中,作者还探讨了此次暴雨的成因。除了大气环流因素外,地形因素也被认为是造成暴雨强度较大的重要原因。龙岩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交错分布,这种地形结构对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显著,从而增强了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此外,研究还指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的下垫面性质发生了变化,可能也对局部降雨强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论文还对此次暴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强降雨引发了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对交通、农业、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暴雨还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部分村庄被淹,农田受损,经济损失较为严重。这些情况凸显了加强气象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最后,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作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应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洪排涝规划,增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抗灾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公众防灾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上所述,《2018年6月5-7日龙岩市大暴雨过程总结分析》是一篇内容详实、分析深入的研究论文,不仅对此次暴雨事件进行了全面总结,也为今后类似气象灾害的应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封面预览